對於人生,你是否彷徨?對於未來,你是否迷茫?不要緊,試著讀懂這些道理

永遠意識到自己的弱點在哪——木桶效應


根據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木桶效應,一個木桶能裝多少的水,取決於它長度最短的木板,而不是其它。你要把自己也想像成是一個木桶,找到自己的短板——你的弱點。彌補加強自己的弱點,往往比強化自己優點的效果來得明顯!

善待每一個人——250定律


在美國商界,廣泛流傳著一個“250定律”,這怪異的名字並不是用來罵人的,相反它揭示了社交學中很重要的問題。這個理論認為,每個人背後都代表著他所認識的另外250個人,所以當你得罪或交好某個人,很可能意味著你同時得罪或者交好另外250個人!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,永遠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!

勇於打破常規——蒼蝇實驗


如果把一群蒼蝇和一群蜜蜂關在這樣的一個玻璃瓶裏,蒼蝇們幾番努力後就成功逃生,而蜜蜂可能會老死在裏面!這是因為蒼蝇們四處亂飛,總能找到出口;而蜜蜂固執地認為出口一定在有光的地方,所以他們老老實實地朝著瓶底突破,因為那裏有光線。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說明了,要勇於打破常規,不然就可能被困死在常規裏面!

事在人為——哈默定律


亞蒙·哈默是美國20世紀末著名的大商人,他的產業涉及了農業、藝術、石油等等。在他的自傳中有這麼一句話:“沒有蹩腳的生意,只有蹩腳的商人。”這就是哈默定律,永遠沒有壞生意。如果翻譯成中國式的哈默定律,那就是“事在人為”,任何事情的本身是不具備成功屬性的,只有成功的人才能幹出成功的事!

欲抑先揚——肥皂水理論


當你想刮胡子的時候,你會先給自己塗上肥皂水或者剃須啫喱,這樣就不會痛;同樣的,當你想批評一個人的時候,請先表揚他,然後再批評。這樣無論是他對於批評的接受程度,還是你們以後的人際關係,都會取得良好的效果。這就是“肥皂水理論”。簡而言之,就是欲抑先揚,這會讓你在團隊裏如魚得水。

不要當那只青蛙——青蛙效應


青蛙在鍋裏煮,悠哉遊哉,等到水溫上來,它還沒來得及逃走就已經變成食物。這是我們都聽過的溫水煮青蛙的故事。所以永遠不要讓你自己成為那一只青蛙,安逸的環境就像慢慢升溫的水,你適應了它就會被它扼殺。

及時糾正錯誤——破窗效應


心理學上有一個“破窗效應”,即一棟房子如果出現一個窗戶被打破,而沒有及時修繕,那麼很快它的其他窗戶也都會被打破。如果你做了一件錯事,沒有及時的懺悔,糾正,那麼很快你就會不斷地犯錯,不斷地刷新自己的底線,就像“破窗效應”裏的窗戶一樣。所以永遠記住,要知錯就改!

時刻保持危機感——鯰魚效應


沙丁魚在運送的途中很容易死亡,後來有人往運輸途中的沙丁魚群裏放了幾條鯰魚,竟然發現沙丁魚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了。原來是因為好動的鯰魚把安逸的沙丁魚群攪得膽戰心驚,四處逃竄,不斷的活動反而讓他們沒有因為窒息而死亡!人也是一樣的,你需要成為一條有危機意識的沙丁魚,否則你就會被社會淘汰!

不要盲從——羊群效應


羊群是一個很奇怪的群體,當羊群裏有一只羊突然抽風一樣往一個方向跑的時候,其他的羊也會莫名地跟著它一起跑,這就是羊群效應。而在人類心理學裏,這是從眾效應,當一件事情出現群體現像的時候,人們就會盲從。所以要時刻切記,不要自己盲目地成為那只從眾的蠢羊。

節約!節約!——王永慶法則


有一條王永慶法則:“節省一元錢,等於淨賺一元錢!”作為商人,要擴大利益,無非就是“開源”和“節流”兩種選擇。而在大多數時候,“節流”往往比“開源”容易操作得多!對於個人而言,在方方面面的“節流”也很重要,不僅僅是金錢,還有時間,精力等等,這些資源都是需要節約的!